已批出31万签证!香港人才计划9月起调整?
发布时间:2025-07-10
香港《施政报告》往年都是10月份发布。但今年,行政长官李家超早前宣布,2025年《施政报告》将提前在9月发表。
他解释说是由于年底将举行立法会换届选举,今届立法会会期会提早结束。 回顾李家超任期内已发布的三份《施政报告》,每一份都涉及对香港人才政策的重大革新。今年《施政报告》提前,或意味着人才政策调整的步伐也会加快。 2022年10月19日,李家超上任后的首份《施政报告》,打出史无前例的 "抢人才" 组合拳,定下3年揽10.5万人才的KPI。想要迅速填补香港受疫情和经济影响,在两年内流失的约14万劳动力。2022年
香港人才政策 "破冰年"
凭借新出的高才通和取消配额的优才,直接促成人才申请量级跃升!
高才通横空出世。瞄准全球百强院校学士生及年收入250万的高收入人群。 优才取消配额。此前配额4000/年;首次签证由2年延至3年;名企背景可加分。 专才放宽限制。吸收人才清单或年薪200万专才,无需证明本地招聘困难。 IANG拓宽。试行拓展至香港各大学大湾区校区毕业生,首次签证延至2年。 科才条件优化。撤销在计划下输入外来人才时必须增聘本地雇员的规定。 永居退印花税。人才买房时的15%买家印花税及15%新住宅印花税,可在永居时退返。 更新人才清单。将涵盖专业由原有的13项大幅增至51项。 人才服务窗口开启。提供签证一站式服务,全面推行电子化签证。
2023年10月25日,李家超上任后第二份《施政报告》首先交代了2022年的抢人才战绩:截至2023年9月底已吸引约16万宗申请,当中超10万宗获批,约6万抵港。 政府乘胜追击,覆盖面实现多维拓展。同时,开始搭建更完善的人才支持体系。 高才通拓宽。新增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前10的内地院校及在“酒店与休闲管理”排名全球前5的大学。 重启投资移民计划。吸纳能在港投资3,000万元或以上港币的投资者。 推出VPAS签证。非本地生入读指定高级文凭课程,毕业后可留港工作。 印花税先免后征。人才买楼印花税由“先征后退”改为“先免后征”。 非本地生配额翻倍。2024/25学年起,港八大非本地学生限额翻一倍至40%。 东南亚国家签证放宽。开放越南人才来港就业的签证,放宽商务/旅游一签多行门槛。 人才服务办公室成立。着力为来港人才提供支援。2023年
香港人才政策 "深化年"
10月16日,李家超上任后第三份《施政报告》循例先交代了过去2年的抢人才成果:共收到超过38万宗申请,约16万人才携同家人抵港。 远超最初三年10.5万的目标。随之而来的是政策收紧,人才政策从“广纳”转向“精筛”。 同时,提出新的人才计划KPI——每年至少有5万名人才成功续签。2024年
香港人才政策 "精选年"
高才通再拓宽。纳入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前20的内地大学及在“艺术与设计”领域全球前5的专科学院。A类首次签证由2年延长至3年。 优才计划改版。综合计分制门槛大幅提高,但继续不设年度配额。增设机制主动邀请顶尖人才来港发展。 专才新增渠道。新增渠道吸引年轻且有经验的8项指定技术工种专才来港,学历宽松。计划试行3年,总配额1万。 新投资移民优化。准许投资合资格住宅物业,可通过全资拥有的合资格私人公司持有投资资产。 IANG范围拓宽延续。2022年推出的香港各大学大湾区校园IANG签证试行安排,再延两年。 人才清单再更新。从51项增至60项。
6月初,李家超透露,自2022年底《施政报告》至2025年4月底,人才签证收到47万宗申请,已批出逾31万宗,21万人才已抵港。 普遍认为人才政策会一步收紧。不管是首次申请还是续签,都指向“真·高质量”人才。 近一年人才申请审核,在默默抬高门槛。 优才计划在2024年11月全面升级之后,能符合资格的人才已经是凤毛麟角。今年第一季度的获甄选量与去年同期相比,“断崖式”暴跌67%! 高才通随时在打补丁。例如2025年5月,A类针对公司收入部分设限:申请人在递交申请前的整个评税年度,须持续持有相关公司的股份。 涌进来的人才,只有真实在港发展的才能留下。 近期是高才通首次续签潮。人才想留下来必须真真切切来港受雇工作或创办业务。入境处多次表示将严格核查续签资料,甚至实地突击检查,严防弄虚作假。 优秀人才和IANG等签证续签也比以往更加严谨,对于与香港联系不紧密的,延长期限给得很不大方。 2024年11月,多项计划修改《指南》细则,打击签证“互转续签”等投机性通道。 由此可见,2025《施政报告》有机会进一步收紧香港人才政策,寻求“高质量移民”。香港身份的红利期或进入尾声 —— 尚未申请的人群快抓紧窗口期,已获身份者也要提前筹备续签。 名校硕博生、大厂员工,百万年薪的企业高管或老板。只要满足12项准则中的6项就可以冲优才计划,首次3年签证,通过在港居住和贡献续签。评分方式 续签办法 199所名校本科毕业,申请高才通B/C类。首次2年签证,通过在港工作/创业续签。名校名单 续签办法 过去一年个人收入或持有公司利润达250万港币,申请高才通A类,首次3年签证,通过在港工作/创业续签。收入评定 续签办法 在香港有雇主担保,工作由同等学位持有人担任,薪资达到市场水平可以申请专才计划。首次3年签证,持续工作即可续签。计划详情 属于8个指定技术工种的熟练型人才,且有香港雇主担保,可以申请技术专才,首次2年或3年签证,通过继续在港工作续签。政策详情 持有本科学历或者大专+一定工作经验,可选择攻读香港学校(包括大湾区分校),读1年硕士或2年本科,毕业后申请IANG签证留港,首次2年签证,通过在港工作/创业续签。课程推荐 过去6个月个人或与家庭成员共同持有3000万净资产,计划在港投资3000万港币的可申请新投资移民,首次2年签证,只要投资仍在港就能续签,7年后自由选择转永居或转无条件逗留签。如何投资 入读VTC指定高级文凭课程,可在毕业后申请VPAS签证留港。只要在港从事专业相关工作就能续签。签证详情2025年
香港人才政策“提质年”?